k1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长风万里向未来——写在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之际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朱槿花迎风盛放;南宁东盟国际商务区,扁桃树林木葱茏……秀甲天下的八桂大地,正张开双臂,喜迎四方宾朋。
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国际班列御风疾驰;北部湾港口,往来船舶千帆竞发……蓄足动能的壮美广西,正面朝大海,逐浪前行。
习指出,“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广西挺膺担当、主动作为。
开路架桥,建交通枢纽;移山跨海,出百里运河;内通外联,兴千里边贸……广西正加快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走活开放发展这盘棋。
平陆运河入海口,国之重器“天鲸号”忙于疏浚;西江衔接处,无人测量船昼夜兼程……
开建新中国首条运河——平陆运河,满载“一河贯通、八桂向海”愿景,是广西所盼、桂运所系。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构想,正在今天成为现实。
“世纪工程”平陆运河,一头连着山,一头连着海;一头连着党中央期许,一头连着民心所向。
2017年4月和2021年4月,习两次在广西考察,都强调要打造和发展“向海经济”。
牢记领袖嘱托,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形成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中,一大任务,就是“全方位实施向海发展战略。”
“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通过构建江海联动、海铁联运、水陆并进、空港衔接“四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格局,成为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面向东盟的最便捷出海大通道。
2022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达2296.9亿元,同比增长4.2%。北部湾经济区4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向海经济,后劲十足。
八桂大地,山水秀丽。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55%,居全国第三。守护“绿海洋”,做足水k1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文章,“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跨海大桥与“海上森林”同在,大工业与白海豚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百舸争流竞西江。广西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2020年过货量突破1.5亿吨,超过长江三峡枢纽。“黄金水道”,千里流金。
风生水起北部湾。北部湾经济区4个城市以不到广西五分之一的面积、四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区三分之一的生产总值。
大河安澜向东流。国家水网建设重要骨干工程——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打通黄金水道关键节点,黔江通航可由300吨级提高至3000吨级,大幅提升航道运输能力。
自治区党委、政府强调,推动广西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通“任督二脉”,促进内外联动。
“内”——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
“外”——深化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抢抓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和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这过程中,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牵引性作用。去年8月,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通江达海、整体规划、一次建成、系统运行,广西正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运河建设。
平陆运河2026年建成后,将开辟珠江—西江第二个入海航道,结束广西有江临海但江海不能直接通航的历史。
码头一片忙碌,却鲜见人影,智能导引运输车,正有条不紊运送集装箱……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提高30%,操作人员减少90%。
码头所属的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正在建设和完善“海陆空铁水”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外联内畅、通江达海、高效便捷的大交通格局。
习对广西开放发展寄予厚望。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强调“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汽笛声声。贵南高铁“贴地飞行”,连通黔桂,山海相连天堑通,道阻且长成追忆。开放合作向内陆纵深推进,陆域资源要素朝海洋聚集。
江河滚滚。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和平陆运河,广西5800多公里内河航道网、云贵部分地区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江海联动,撬动区域经济版图,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民生切切。近日,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牵引带动全区水网建设,为4个市21个县(市、区)近1400万人提供可靠供水水源,解决区域城市及重要工业园区供水问题,可恢复改善130万亩灌溉面积,新增超20万吨粮食产能。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八桂儿女解放思想,开放创新,担当实干,着力打造多方“通途”——
政策沟通,强化合力。今年在南宁召开的沿边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大会,广西、黑龙江、云南联动,在规则对标、园区建设、产业发展、贸易升级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强三省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提升发展。
贸易畅通,激发活力。今年上半年,广西边境口岸城市不断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口岸竞争力,边境贸易进出口626亿元,同比增长126.3%,边贸旺,旅游热,产业稳。
人文相通,同心协力。壮乡“刘三姐”风靡东南亚,广西电视剧译制片出国“圈粉”无数……人文、旅游、智库、媒体等领域的合作交流,见证的,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民众从相知走向相亲的奋斗历程;传播的,是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的美好旋律。
“硬件”通,更需“软件”通。广西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新增超过100项;企业开办实现7个事项1个工作日办结,与大湾区同步;全区跨境贸易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保持在全国前列。
辟“畅通”,物畅其流,山海咫尺之间。平陆运河建成后,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出海缩短入海航程560公里以上,预计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亿元以上。
谋“常通”,找准症结,打通发展堵点。自治区党委结合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推进“三升两去三消减”,以突出问题的“减法”换取企业成长的“加法”……营商环境正变得“水清岸绿”。参加第三届世界桂商大会的企业家纷纷表示,“看好在广西投资创业的机遇和前景,有意愿加大投资力度。”
保“长通”,守正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4年来,形成13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48项为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以不到广西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实现全区37.1%的外贸进出口额和39.4%的实际使用外资额。
创新如潮涌,发展气象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20周年,中国和东盟交流互鉴的“南宁渠道”越走越宽。
渠者,水道也。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条条“渠道”被打通,实现投资、生产制造、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政策创新、平台开放利用等全方位全过程便利化。
水润大地,联接世界。广西高水平开放发展如春江潮涌,通向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未来。
从1990年起开拓国际市场,广西柳工集团至今在全球已拥有30家海外子公司和机构,4家海外制造工厂,5大全球研发基地,300多家经销商,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
广西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承接了卡塔尔天然气企业油气钢管项目并开工制造。这是广西首个海外油气钢管项目,标志着广西本地海上装备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新突破。
目前,广西67家备案登记农业企业率先“走出去”,一批优质农业企业在越南、柬埔寨、老挝、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毛里塔尼亚等国家,建设9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在区内建设了4个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
近日,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推进高水平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决定》,从六个方面对广西开放发展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展望,从现在通向未来,广西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创新突破。
远眺,目标催人奋进。通过两到三年努力,初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四到五年,基本建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到2030年,如期完成“三大定位”使命任务,全面建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9月16日至19日,以“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为主题,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举行。
20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东博会和峰会上得到全方位呈现,双边合作不仅给地区带来实惠,而且推动了全球经贸向前发展。
20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1000多亿美元增长至近万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开放广西,热情拥抱东盟。2022年,广西与东盟进出口总额2811亿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2.6%。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自信广西,阔步走向世界。广西已与39个国家建立友城127对,居全国第四位;东盟友城58对,居全国首位。此前的19届东博会和峰会,超过40个国家110多万客商参加。
正如习指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东盟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过去二十年,走过的是“黄金十年”“钻石十年”,未来,是“镶钻成冠”的十年、二十年……广西,将聚焦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充分发挥“南宁渠道”作用,助力共建中国—东盟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
今天,天涯咫尺,开放发展正当其时。让我们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开放合作,共享共赢。
今天,山海将连,开放发展恰逢其势。让我们牢记领袖嘱托,以初心为帆、以实干为桨——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年7月12日,甘肃敦煌雨过天晴,游客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观光游览